一、 標準的起源和發(fā)展
1、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,信息技術(IT)發(fā)展對組織業(yè)務產生了很大影響。個人PC、局領網(LAN)、服務器技術以及互聯(lián)網技術的應用使組織能夠以更快地速度向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應用,組織的業(yè)務越來越依賴信息技術,特別是信息技術應用的可靠性,20世紀 80年代,英國政府認為提供給他們的IT服務質量不能滿足其業(yè)務要求,于是便指定中央計算機通信局CCTA(現(xiàn)在為英國貿工部OGC)開發(fā)一套規(guī)范化的、可進行財務計量的 IT資源使用方法以指導英國公共行政機構高效和經濟地使用IT資源,這個項目最終促成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庫(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, ITIL)的產生,ITIL歸納了IT服務產業(yè)內的最佳實踐,這便是ISO20000 IT服務管理標準的前身。盡管ITIL最初是為英國政府部門開發(fā)的,但很快在英國企業(yè)得到廣發(fā)引用,20世紀90年代初期,ITIL被介紹到歐洲的許多國家并在這些國家應用,到90年代中期ITIL已經成為歐洲IT管理領域事實上的標準,90年代后期ITIL又被引入美國、南非以及澳大利亞等國。
2、鑒于ITIL被廣泛應用,英國標準協(xié)會在ITIL最佳實踐基礎上,于2000年11月發(fā)布了BS15000 IT服務管理標準 (英國國家標準)。該標準主要在ITIL基礎上開發(fā)而成,并于2002年11月進行了修訂。
3、在BS15000 IT服務管理標準在業(yè)界使用的基礎上,國際標準化組織于2005年12月15頒布了ISO 20000 IT服務管理標準,成為在IT服務管理領域第一份 IT服務管理標準。為順應上述的趨勢,國標標準化組織開始建立ISO20000標準。
二、 標準的主要內容
1.由國際標準化組織于2005年12月發(fā)布的ISO20000 IT服務管理標準,其主要內容均來自于ITIL最佳實踐,標準的主要目的為IT服務提供商就IT服務管理提供一套方法,并可以通過第三方認證以證實組織有能力滿足顧客要求。ISO20000標準包含以下兩部分:
1) ISO20000-1 (第一部分) — 信息技術 - 服務管理 - 規(guī)范
2) ISO20000-2 (第二部分) — 信息技術 - 服務管理 - 實施指南
2. ISO20000-1作為規(guī)范性標準,規(guī)定了服務提供商為客戶提供可接受質量的服務要求,并可作為第三方認證的依據,組織也可以采用該標準對IT服務進行標桿管理。該標準強調以過程管理方法來管理IT服務活動,下列圖給出了ISO20000標準對服務過程管理的相互關系表述。
服務管理過程 3.ISO20000標準中對服務過程以及相互關系的表述基本在原有ITIL基礎上發(fā)展而來,標準除了對上述服務管理過程規(guī)定要求外,增加了有關體系管理要求,并強調了管理性標準一貫以來所強調的PDCA(策劃/實施/檢查/改進)循環(huán)的管理要求。標準所規(guī)定的管理體系要求以及PDCA方法旨在與國際標準化組織頒布的其他管理性標準整合。
4.ISO20000標準的主要內容分為一下幾個部分:
1) 管理體系要求 — 管理體系要求與所有國際標準對管理體系的要求基本相同,主要規(guī)定: 組織高層管理在IT服務方面的職能;IT服務管理體系文件化方面的要求; 組織在進行IT服務管理過程中在人員能力、意識和培訓方面的要求。
2)策劃和實施服務管理 — 標準在本部分要求組織按照PDCA循環(huán)方法來策劃和實施服務管理體系,標準就IT服務管理領域的PDCA循環(huán)方法應用見下圖所示,針對策劃和實施服務管理主要有以下要求:
l 對服務管理進行策劃 — 需要根據服務管理體系范圍制訂服務管理計劃
l 實施服務管理并交付服務 — 根據服務計劃提供所承諾的服務
l 監(jiān)視、測量和評價 — 對所實施的服務管理過程進行監(jiān)視和測量。
l 持續(xù)改進 — 要求服務提供商持續(xù)改進服務過程
3)策劃和實施新的或變更的服務 - 規(guī)定對新提供的服務或者變更的服務進行在成本、組織、技術和商業(yè)影響方面進行策劃和管理,以確保按照確定的成本和質量提供新的或變更服務。
4)服務交付過程 — 服務交付過程的內容與ITIL中服務提供過程內容基本類似,主要規(guī)定以下要求:
服務水平管理
服務報告
服務連續(xù)性和可用性管理
IT服務預算和財務管理
能力管理
安全管理
5)外部關系過程 — 主要規(guī)定服務提供商在整個服務交付過程中對外部關系的管理,包括業(yè)務關系管理、供應商管理。
6)解決問題過程 — 主要規(guī)定服務提供商在服務交付過程中針對發(fā)生的各類事件進行管理的要求,包括:事件管理 、 問題管理。
7)控制過程 — 主要規(guī)定服務提供商支持服務交付過程的支持性過程,主要包括:配置管理、變更管理 。
8)發(fā)布管理 — 主要規(guī)定服務提供商在服務、系統(tǒng)、軟件以及硬件方面的發(fā)布控制要求。
三、 推行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的效益
采納ISO20000的效益可歸結為對IT服務的有效、高效管控,可以體現(xiàn)在以下方面:
1.在IT服務提供中,有更多的管理手段,并能持續(xù)地改進;
2.通用的語匯和服務的方式,方便不同組織之間的對話;
3.為組織內部運營過程提供一個管理平臺;
4.通過采納最佳實踐,提高組織內部服務水平,以及服務級別的持續(xù)保持;
5.減少服務交付中的時間成本;
6.改進服務交付的能力,為關鍵業(yè)務服務提供穩(wěn)定的,高質量,低成本的可靠的服務;
7.有效管理供應商的方法;
8.有價值的報告數據,更好的決策支持;
9.給技術支持員工以目標,讓他們理解客戶的需求;
10.提高人員利用率,改善激勵,降低人員流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