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界面新聞報導:“自今年去產能政策執(zhí)行以來,國內煤炭價格一改去年跌勢,開始呈現一路上漲態(tài)。截至8月3日,環(huán)渤海地區(qū)發(fā)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于436元/噸,與年初的371元/噸相比,上漲65元/噸,同比增長了17.5%,再一次刷新年內最高紀錄的同時,也是最近15個多月來的最高價格�!�
促使煤炭價格大幅度增長的原因是主要是山西、山西、內蒙古等煤炭主產地煤炭資源供應偏緊,以及環(huán)渤海地區(qū)各發(fā)運港口繼續(xù)減少的煤炭庫存。

煤炭價格總是“漲、漲、漲”,可木材制造商只想它“跌、跌、跌”,恰恰事與愿違。此消息對仍使用鍋爐烘干木材的制造商可謂是雪上加霜,由于鍋爐運作中需大量使用煤炭、原油等做為發(fā)熱燃料,隨著煤炭價格的上漲,無疑會加重制造商生產成本負擔。面對不利的發(fā)展趨勢,木材制造商該如何扭轉局面,反敗為勝?筆者認為從以下方面入手,可供木材制造商解決燃眉之急。
一:采用其它燃料
既然煤炭價格蹭、蹭、蹭地往上漲,制造商可選擇比煤炭價格更低的燃料替代品、例如木材,柴油等,必須使用煤炭的情況除外。
二:與鍋爐徹底說再見
鍋爐烘干木材方式通常使用煤炭、柴木作為燃料,其價格常受到市場等因素波動。若采用第一種方式解決煤炭價格上漲問題,往往治標不治本。因為原油、木材等燃料價格也會隨時發(fā)生改變。除鍋爐外,制造商可采用木材智能干燥機,目前,中國市場上流行的木材烘干設備品牌有熱之原、芬尼克茲等等。
筆者了解到熱之原的木材烘干機采用新能源技術,無需煤炭燃燒,只需承擔機器運作所產生的電費。在中國,電力歸國家掌控,價格不易受市場影響而產生大幅度變動。此外,熱泵干燥與鍋爐干燥相比,更為環(huán)保節(jié)能。但設備前期成本投入較大是制造商需考慮的地方。
中國煤炭價格再創(chuàng)新高勢必引木材制造商的關注,該現象引起的振翅效應不容忽視,木材制造商需及時調整自身發(fā)展方式、提高生產技術、改變傳統(tǒng)木材烘干方式等,才能更少地被外界因素制約自身的發(fā)展。